中共福建號航母下水 專家:電磁彈射技術需檢驗
【大紀元2022年06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駱亞、李新安採訪報導)日前,中共苦心經營的第一艘彈射型航母下水,其技術和戰略考量倍受外界關注。專家認為,中共欲從陸權走向海權,但其進入藍水即遠征作戰的能力還需要一系列測試。
6月17日,中共第三艘國產003型航母下水,該航母被命名為「福建」艦,從2010年代中期在江南造船廠開始打造。這是中共自製的第一艘彈射型航母,也是繼「遼寧號」和「山東號」之後的第三艘航艦。
公開資料顯示,003型航母採用平直通長飛行甲板,配置電磁彈射和阻攔裝置,滿載排水量為8萬多噸。它下水後,將按計劃展開繫泊試驗和海試。
專家:電磁彈射技術仍需檢驗
台灣軍事評論員亓樂義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介紹,航母是海上浮動平台,戰力取決於艦載機及其出勤率(出動架次率),起飛方式是關鍵因素。滑躍式甲板起飛很受天候影響,電磁彈射推力足,功率可靈活調節;蒸汽彈射器使用前需預熱十幾個小時或一天時間,電磁彈射器從關閉到發射準備狀態僅需15分鐘。
他在《003型航母——中國藍水海軍之路》中剖析,003型航母下水後,需經過艤裝,船舶試驗及航行試驗完成後交付海軍。但不代表正式服役,還需海軍進行一系列測試和實驗才能成為現役。
美國軍事專家認為,003型航母形成戰力至少需要5年,甚至10年。因為它的噸位比前二艘航母遼寧艦、山東艦約六、七萬噸還大,而且採用全新的艦載機起飛方式——電磁彈射技術,操作比前二艘的滑躍式起飛更先進、更複雜。
目前全球僅有一艘航母——美國福特級福特號使用電磁彈射技術,總造價130億美元,2017年服役,直到去年底具備初始戰力。
亓樂義指出,福特號服役期間遇到不少問題,包括電磁彈射器、推進系統和先進武器升降機等關鍵設備,經過大力改正才逐一克服。這終究反映使用新技術的難度可能遠超過預期,中國新航母都要逐一面對,難有僥倖。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軍事戰略暨產業所長蘇紫雲評估,中國的福建號航艦電子彈射器,從技術的背景來看,北京的確是有更多的機會系統、穩定的運作。這是來自於科技史的一個客觀事實。
據介紹,2002年,中共花巨資從德國引進磁浮電車,就已經在為電磁彈射器布局了。磁浮電車的技術跟電磁彈射器是完全相通的,都叫做直線馬達或線型馬達。在技術和數據的累積上,它會有充足的技術背景去調教這個航艦的電磁彈射器。
「可是終究飛機放到航艦上,實際彈射才是檢驗的最後一關。剛下水,飛機還沒有放上航艦,所以這部分是最後的關卡,面對實務上的風險。」他說。
亓樂義指出,中國能否走上藍水海軍,使海上力量擴展到遠洋及深海地區,具備遠征作戰能力,關鍵在是否具備核動力航母的條件。如今中共航母都是常規動力,續航力有限,不像美國核動力航母幾十年才換一次核燃料,每次出海執勤數月之久,可進行全球部署。
他表示,數年後,003型航母一旦服役,在四萬多噸901大型綜合補給艦的支持下,艦隊的投射範圍可望達到北印度洋。但這還只是初步能力,除非有核動力航母,才能徹底使中國走上藍水海軍。
中共欲走向海權 其它國家更警覺 共同抵制威脅
對於該艘航母取名為「福建號」,蘇紫雲認為,當然有一種政治上的、隱含的意義。「暗指清朝的福建水師提督施郎,曾經所謂的統一台灣。因為早前大家都認為說它建造地點在江蘇省的江南船廠,所以一般認為它會命名為江蘇號。」
蘇紫雲認為,這個福建號航艦,它並不是針對台灣而來,它是中共從陸權走向海權一個很重要的工具,「王毅上太平洋島國奔走,就是要找尋一些海外的(軍事)基地,所以它整個航艦或是遠洋艦隊的建立,當然不是針對台灣。」
亓樂義認為,福建號可能對美國造成一些影響。航母建造不是來針對台灣,主要還是為了因應美國,因為航母是邁向遠海東海的。
蘇紫雲指出,中共有計劃、有系統的軍事發展,隨著俄烏戰爭的打響,中共海上投射兵力慢慢成型。北京在海洋跟國際法上面也是逾矩了,這都會讓其它國家更為警覺,共同抵制中共威脅。
責任編輯:孫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