傘運十年用黑白照重現烏托邦 策展人:不要著眼單場抗爭運動的得失
2024.09.16
「79 天的黑白記憶——《傘後拾年:夏愨村的未圓夢》張燦輝攝影展」,展出由前中文大學哲學系系主任張燦輝拍攝的 17 張黑白相,重現當時佔領的畫面。
身在日本未能出席展覽的張燦輝講述,這輯相表現出佔領那79天的烏托邦情景,他回想當時港人突然有種集體感覺,要將自己的命運把握在手,希望爭取全民投票,這是香港歷史醒覺的階段。張燦輝說:「最後也是悲劇收場,因為這件事根本無辦法達到成功,但我們猜不到這個雨傘運動引發到後來2019年的反修例運動,我覺得整個鬥爭其實是雨傘運動的開始,令到之後5年、10年,香港人對於極權社會(政府)的鬥爭過程。」
帶領觀眾回憶雨傘運動
有份策展的一八四一出版社編輯黎國泳介紹,不少相片是在政府總部外及夏愨道一帶拍攝。黎國泳說:「我對那時的夏愨村特別有感覺,你見有好多帳篷,及有很多卡板(棧板)墊起來,其實是很土炮的臨時設置。那些帳篷他們編了號數,可以寫信,收信地址填這裡,郵差的確會派到帳篷那裡。」
為了帶領觀眾回憶雨傘運動,他們並增加不同元素,例如重現「我要真普選」直幡,播放「暗角七警」的新聞片段、設有連儂牆,及擺設當年傘運物品,例如全民拒絕假普選的貼紙,朱耀明佩戴過的護目鏡等。黎國泳覺得這些物品令人唏噓:「2014年我們覺得不陽春,還覺得很專業,懂得用保鮮紙包著手臂。但經歷了2019年,我們進化了才會出現一些真的好像很專業的護具,這是很唏噓,因為警暴倍數地升級,我們才需要更專業護具保護自己。」
事隔十年,香港民主運動正值低潮期,黎國泳認為港人一定會情緒低落覺得輸了,但還看其他國家爭取民主路上都有進程,十年只是很短時間,若不著眼單場運動的得失,會有較樂觀看法。
佔領者:傘運是邁向極權政權的里程碑之一
前來觀看展覽的在台港人Kenta,當年主要留守旺角,後來親眼見證夏愨道清場。他覺得傘運是邁向極權政權的里程碑之一,預警中共「紅色的手」已伸進香港。看到這些相勾起他刺痛的回憶。Kenta說:「我到現在也不能接受香港變成這樣,最初由一個國際大都市形象,到現在講一句話都不行,我覺得這是最諷刺。」
今次攝影展由一八四一出版社及窩窩藝文空間合辦,展期將至9 月 30 日。張燦輝拍攝的雨傘運動照片,亦有集結成書——《傘後拾年:夏愨村的未圓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