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6日星期六

鄭文傑:積極考慮參選香港議會

 

鄭文傑:積極考慮參選香港議會

 人氣 649
 

【大紀元2023年08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畢拿英國報導)英國港僑協會創辦人鄭文傑說,會積極考慮參選香港議會。他指在海外推動民主運動,不斷地被質疑民主正當性,並認為民主投票最能夠聯繫香港人,是港人身分認同的核心。至於國際認同方面,他覺得如果外國支持香港民主,應該承認民選的香港議會。

鄭文傑昨日(8月1日)於英國倫敦出席香港議會的記者會時說,爭取民主的集體記憶,一直是鞏固作為香港人的自我認同的一個非常關鍵的部分,亦相信這是袁弓夷被通緝的其中一個原因。鄭指出,香港議會為香港人提供一個非常寶貴的機會,體驗像樣的辯論和對話,並反映港府在沒有人民監督的情況下,存在的一系列缺陷。他以英國的影子內閣制度為例,認為要監察港府。

至於在英港人的參與,初期提出香港議會構思的鄭文傑認為,他們比英國本地人更熱衷參與政治,希望在參與香港議會之餘,亦可以參與英國本地政治。他又表示,希望不止做融入英國社區的工作,同時想香港議會是「草根民主」的概念,透過社區組織參與是起步,建立蓬勃的公民社區。今年5月英國的地方選舉,已經至少有兩名持BNO簽證的人士當選,進入地方議會,希望進一步透過人民賦予自己投票權來實現,而非由北京允許。

香港議會向聯合國交報告更有意義

對於在海外港人間意見分歧的「光復香港」的內涵,鄭文傑認為是還給香港人一個正常、符合常識、符合人民基本價值的制度,人民在政治決策過程中有自己的選票,官員向市民負責,不像現在只向北京負責。

他說,會比較著重香港議會應該就港府的作為,作出有民主正當性的回應。他舉例說,聯合國人權系統接受公民團體參與,去年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在香港多個團體聽證後,指港府應該取消《港區國安法》。鄭認為,既然公民團體發揮這麼大的作用,希望香港議會能凝聚更大的力量及話語權,在聯合國、國際法的系統中提交報告,相信更有意義。@

責任編輯:陳玟綺


被控反送中組織未經批准集結 民主派上訴成功

 

3人仍因國安罪行被囚

 人氣 601
 

【大紀元2023年08月15日訊】(大紀元專題部張瑛瑜香港報導)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支聯會前主席李卓人等9名香港民主派人士,因於2019年反送中期間組織8.18流水式集會,遭控「組織及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成,被判囚8個月至18個月。其中7人不服定罪和刑罰上訴,週一(14日)獲裁定撤銷「組織未經批准集結」罪,但「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則維持原判。

上訴庭法官在判詞中說,即使被告站在遊行隊伍隊頭,也不一定是組織者或者協助組織遊行,亦不認同「若上訴人沒有到場拉起橫幅,遊行就不可能形成」的說法,因此裁定「組織未經批准集結」罪的定罪上訴得直。但法官認為,上訴人一定知道遊行是未經授權,故7人就「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上訴,維持原判。

3獲減刑人士仍因國安法罪行遭關押

獲減刑的4人中,3人仍然因其它案件被關押——黎智英與《蘋果日報》被控「串謀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面臨終身監禁。另外他涉及串謀刊印及複製煽動刊物罪,上述案件仍然未開審;早前因違契讓其名下顧問公司在蘋果大樓內營運,被裁定「欺詐」罪成,遭判監5年9個月。

李卓人則連同已解散的支聯會副主席何俊仁及鄒幸彤,與支聯會被控「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現仍被關押。案件已交付高院審訊,但仍然未正式開審。

梁國雄涉及2020年民主派初選「47人案」,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案件仍在審訊中,他2021年1月被捕至今,一直被關押。

另外何俊仁原本被判監禁12個月、緩刑24個月,雖然就「組織未經批准集結」罪上訴得直,但因緩刑期限已過,未有處理原審判刑,他與李卓人仍因支聯會案遭關押。

流水式集會反警暴

2019年8月18日正值反送中運動如火如荼之際,民間人權陣線(民陣)舉行「煞停警黑亂港、落實五大訴求」集會遊行。

反送中運動當年6月爆發,前線警察嚴重濫用暴力,警察員佐級協會主席和親共立法會議員多次以侮辱性言論攻擊抗爭者。此外,2019年7月21日,元朗有大批白衣人無差別襲擊、毆打市民,警方無視眾多報案,接報39分鐘後方到場,被指製造「無警時分」「警黑合作」。

民陣當時批評,警察的暴力不只傷害人身,甚至是製造非人化的恐懼環境,故集結港人以和平、理性、非暴力,要求警察停止濫權濫暴行,又促請時任保安局李家超、警務處處長盧偉聰、行動處處長鄧炳強和新任副處長劉業成問責下台。民陣重申,時任特首林鄭月娥的政府,必須實質回應反送中運動的五大訴求(1. 撤回送中惡法;2. 徹查警察暴力;3. 撤銷抗爭者檢控;4. 撤銷暴動定性;5. 林鄭下台,落實雙普選),及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回應主流民意和各界共識。

當日民陣原定舉辦遊行遭警方反對,故改為下午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辦「流水式集會」。當日大雨滂沱,但參與市民眾多,大批市民未能進入維園,港鐵亦一度不停靠銅鑼灣、天后、炮台山站。當日下午3時左右,民陣宣讀宣言後,多名民主派議員和前議員拉起巨型標語橫幅,與大批民眾離開維園,啟動「流水式集會」。灣仔告士打道出現雙向人潮,有人走到中環終審法院、金鐘夏愨道,還有人走到西環方向。

民陣最終宣布當日在銅鑼灣、天后及維園一帶,有170萬人參與集會。

警方事隔8個月拘捕 彭定康批獨裁

不過在2020年4月19日,港警拘捕15名泛民主派人士,指控他們合共涉及58項罪名,且均涉嫌「組織及參與未經批准的集結」,分別涉及2019年8月18日的港島集會、10月1日的港島遊行,以及10月20日的九龍區反送中遊行。

當時末代港督彭定康就拘捕行動發表聲明,指「涉案遊行示威有數以百萬計香港市民參加,但警方只拘捕十多名傑出的港人,這是獨裁政府所為而非法治;對撐起港人生活方式的價值來說,這次拘捕行動是一次史無前例的衝擊」。彭定康還批評,「港府的舉動顯示北京決心壓制香港,並在世人聚焦處理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之時,聯同『順從北京的香港政府』進一步埋葬『一國兩制』。」

英國外交部當時發聲明,稱關注並會密切留意事態發展,期望所有拘捕與司法程序,會以公平及透明的方式進行,又強調和平示威的權利是香港生活方式的基礎,並受《中英聯合聲明》及《基本法》保障,呼籲當局避免採取激化緊張局勢的行為,並稱當局亦應該透過有意義的政治對話,聚焦於重建信任。

「8.18」流水式集會案終在2021年4月宣判,9名民主派人士被控組織及參與未經批准集結,判處黎智英、李卓人監禁12個月;吳靄儀、何俊仁、梁耀忠及李柱銘,各判緩刑1年或2年。梁國雄最重,判監18個月;何秀蘭判監8個月;區諾軒則判監10個月。區諾軒及梁耀忠並無上訴。

責任編輯:連書華#


「對抗謊言與遺忘」 英國港人辦香港禁書展

 

「對抗謊言與遺忘」 英國港人辦香港禁書展

 人氣 1254
 

【大紀元2023年08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畢拿英國報導)英國港人團體「Reading UK Stands with HK」正在英格蘭南部城市雷丁(Reading)舉辦「文字獄:荒謬新香港禁書展」,從16日起一連4天,展出超過130本「禁書」及數十份歷年的《蘋果日報》。主辦單位表示要「對抗謊言與遺忘,說『真‧香港故事』」。

展覽展出《蘋果日報》等印刷物。(畢拿/大紀元)
展覽展出尊子數十年來的作品精選,展品說明英中並茂,亦簡述相關事件的背景。(畢拿/大紀元)
展覽設有閱讀角,提供過百本書及《蘋果日報》予參觀者翻閱。(畢拿/大紀元)

展覽將「禁書」分成10個範疇,向大眾列出各書籍的「罪狀」,包括「六四真相」「社運記錄」「承傳社運」「異見人士」「諷刺漫畫」「本土文化」等。

展覽將「禁書」分成10個範疇,向大眾列出各書籍的「罪狀」,包括「六四真相」「社運記錄」「承傳社運」「異見人士」「諷刺漫畫」「本土文化」等。(畢拿/大紀元)

禁書之多 籌備期間感震驚

「出奇地好多書都ban(被禁)」,從今年3月起策劃是次展覽的K,向大紀元分享她與義工籌辦展覽時的感想,「選哪本好?多到我們都選不到,都頗shocking(震驚)」,「例如『六四』是我從小到大都覺得在身邊的事情,可以講、可以看,以前在學校會教,老師會帶我們去集會,但現在連圖書館都沒有。」

港區國安法》生效後,公共圖書館、學校圖書館均紛紛將涉及敏感題材的館藏下架,成為展覽的契機。主辦方翻查以往能在公共圖書館借閱得到,但現時已被「下架」的書,從一二十名香港人處募集展品,並獲他們借出展覽。

K坦言,籌備時有點擔心政治敏感的問題,尤其在籌備期間的4月,香港國安警拘捕一名在日本留學返港的香港女生,指她涉在臉書發表煽動港獨訊息。K與義工均擔心一旦回港就被捕,或連累在港家人。

言論自由切入 盼英國本地人有共鳴

是次展覽舉辦日期正值「7.21」及「8.31」之間。K認為集會以外應該有其它抗爭方法,並要引起英國本地人的注意,「言論自由」是其中一項切入點。

展覽提供中英文的展品說明,亦簡述相關事件的背景。K表示希望展覽面向本地人為主:「過往搞抗爭活動,例如(講述)警暴、香港發生的事,local(本地人)未必太有共鳴,他們覺得世界上還正在有戰爭,2019年也已經過去了,你們(香港人)還在爭取什麼?」不過表達自由、出版自由在香港仍然正受到打壓,而且愈來愈嚴重,英國人重視民主、自由,故從這個他們有共鳴的主題入手,帶出中共的控制,「不止於香港和台灣,不止不予你遊行,而是不准你出書、學術自由。」

展覽展出數十份歷年的《蘋果日報》,部分可供參觀者翻閱。主辦單位稱收到過百份《蘋果日報》,選出部分展出,並為部分加上英文簡介。(畢拿/大紀元)

他們將來亦計劃針對中共在海外設立的孔子學院,但暫時未定下具體行動,期望英國人更了解中共透過孔子學院影響學術自由,並希望英國首相辛偉誠(Rishi Sunak)兌現競選承諾,關閉孔子學院。

展覽現場部分時間安排播放講述黎智英的紀錄片。K說黎智英是香港出版自由的代表人物,如今遭逮捕,其《蘋果日報》亦被逼關閉,希望以影片向本地人表達相關信息。有參觀展覽的英國人表示,香港出現「禁書」,就如上世紀納粹政府焚書一樣。

展覽有部分時間放映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的紀錄片,長約一小時。(畢拿/大紀元)
有人早前將黎智英在獄中繪畫的畫作印成聖誕卡,展覽亦有展出。(畢拿/大紀元)

英國人John表示,所在教會有來自香港的教友,故前來參觀了解香港。雖然自己不懂中文,未能讀懂現場的中文書,但從尊子有趣的漫畫中,看到香港的自由一步一步地失去。他1997年主權移交前曾經到港,認為香港極好(fantastic),對香港失去自由感到遺憾。

紅色恐怖下 港「禁書天堂」不再

2020年國安法實施後,政府指學校有責任肯定校內圖書館沒有危害國家安全的書本,公共圖書館亦因應國安法下架館藏。前者下架的包括中國當代史的書籍,如前中共總書記趙紫陽回憶錄《改革歷程》、馮客所著的《毛澤東的大饑荒》、江關生的《中共在香港》等。

至於公共圖書館方面,先查禁大量社運領袖的著作,「六四」、公民抗命等主題的書籍也從公共圖書館消失。在黨媒和土共的鼓吹下,實為「查禁」的「下架」風潮已擴大到提及市民法律權益及非親建制人士的書籍,不論任何題材,統統從公共圖書館消失,包括粵語文化書籍《香港粵語頂硬上》。但諷刺的是,此書在廣州圖書館、深圳圖書館網站,仍然可以找到相關館藏借閱。◇

「文字獄:荒謬新香港禁書展」詳情

書展日期及時間:
2023年8月16日 14:00-17:00
17、18日 10:00-17:00
19日 10:00-13:00

地點:35-39,London Street, Reading, RG1 4PS (1/F RISC)

免費入場。查詢:readinghker@gmail.com

責任編輯:陳玟綺#


歐盟報告:香港的民主自由繼續受中共侵蝕

 

歐盟報告:香港的民主自由繼續受中共侵蝕

 人氣 791
 

【大紀元2023年08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婷綜合報導)歐盟委員會週五(8月18日)發布2022年香港局勢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也就是中共對香港實施國安法兩周年,香港的高度自治、民主原則和基本自由繼續受到侵蝕。

英國在1997年將香港主權移交給中共。中共當時承諾通過「一國兩制」,讓香港人享有司法獨立和抗議的權利,且享有香港高度自治50年不變。

但批評人士表示,這些自由已迅速削弱,特別是在2020年中共對香港實施國安法後,大量民主人士被抓、被判刑。

自1997年香港的主權移交給中共以來,歐盟委員會作為歐盟的執行機構,每年都會發布有關香港局勢的報告。週五發布的2022年報告是該委員會發布的第25份報告。

「年度報告顯示,香港的高度自治、民主原則和基本自由持續受到侵蝕,而這些(權利)本應至少在2047年之前得到保護。」歐盟委員會說。

「這些事態發展令人進一步懷疑中國(中共)對『一國兩制』原則的承諾。」報告說,「這一年(2022年)也是(中共的)國家安全法廣泛實施的一年。對親民主的活動人士和政界人士的審判繼續加劇。」

歐盟委員會還說,2022年,中共控制的香港執法機構繼續以國家安全為由實施逮捕。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有236人根據國安法和其它安全立法被捕,另有145名個人和5家公司受到指控。

「定罪率為100%。許多人正在等待審判,其中包括參加(香港)初選的47名民主活動人士、現已解散的『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Hong Kong Alliance in Support of Patriotic Democratic Movements of China)成員以及黎智英。」歐盟委員會說,「他們中的許多人自2021年1月以來一直被拘留,在某些情況下被單獨監禁。」

歐盟委員會還譴責香港當局在2022年頻繁使用國安法。國安警察約五分之一的逮捕行動是根據該法進行的。2022年11月1日,一名歐盟國民被逮捕。

歐盟委員會還說,2022年,香港的新聞自由大幅下降。記者遭到逮捕和指控,眾多獨立媒體停止運營。在記者無國界組織2022年世界新聞自由指數中,香港在對180個地點的排名排在第148位,比2021年下降68位。

歐盟委員會說,儘管旅行和健康限制在2022年下半年逐漸放鬆,但香港經濟在2022年再次陷入衰退。◇

責任編輯:林妍#


痛風|這8種食物最易引起痛風!1種水果有助降尿酸?每100港人4人高尿酸|四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健康好easy|01健康熱話|香港01

痛風|這8種食物最易引起痛風!1種水果有助降尿酸?每100港人4人高尿酸|四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健康好easy|01健康熱話|香港01  痛風|這8種食物最易引起痛風!1種水果有助降尿酸?每100港人4人高尿酸|四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健康好ea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