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3日星期五

中國疫亡家屬維權遭報復 銀行卡被長期凍結 | 中國疫情 | 中共隱瞞疫情 | 張海 | 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2/6/3/n13751725.htm


中國疫亡家屬維權遭報復 銀行卡被長期凍結

【大紀元2022年06月03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張鐘元採訪報導)要求武漢當局為隱瞞疫情負責的中國公民張海,長期受到中共當局的打擊報復。近日,他告訴大紀元他的所有銀行卡都被凍結達半年之久,而且銀行和公安之間互相推諉,不給解決。

2020年初,中共病毒(COVID-19)在武漢爆發,但中共當局隱瞞疫情,導致疫情在全球蔓延。當時居住在深圳的張海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帶父親回到老家武漢治療腿傷。其父在中部戰區醫院治療過程中感染病毒並過世。張海向法院起訴武漢政府隱瞞疫情,因此多次遭到當地警察的打壓和騷擾。

2021年11月,張海發現自己的銀行卡不能用了。他到開戶行中國銀行深圳南頭支行詢問,銀行工作人員李某告知是武漢公安在調查他,限制其使用銀行卡。張海給武漢公安局打電話,對方不承認在限制他,只說是調查。不單中國銀行的卡被凍結,他在其它銀行辦的卡也都被凍結了。

張海告訴大紀元記者,這給他帶來極大的不便。「中國所有購物場所都是用支付寶網絡付款,而我只能用現金支付。」他說,「不能用卡購物或轉帳,每次只能在銀行排隊,在窗口存取現金,還得出具身分證和簽字,特別繁瑣。」

半年來,張海的銀行卡一直處於凍結狀態。6月1日,張海再次到中國銀行深圳南頭支行。對方先是要求他證明自己就是張海,被拒絕後,銀行又說他觸犯銀行風險機制。張海要銀行拿出相關文件或條款,但工作人員拿不出來。

後來,工作人員說銀行的高管要跟他談,但高管始終沒有出現。

「如果銀行認為我有問題,可以交給公安機關,由公安機關立案調查我。公安機關調查幾次都不了了之,這説明我乾乾淨淨沒有任何把柄給他們抓。」張海說。

6月1日,大紀元記者打電話到中國銀行深圳南頭支行,一直無人接聼。第二天,記者再打過去,一位女士接起電話,對方一聽是詢問張海的事,立即掛斷了電話。再打就無人接了。這兩天深圳銀保監會的電話也是一直打不通。

張海認為,這是銀行和公安合謀作惡,是典型的違法行為。

另據張海介紹,他2021年夏季從深圳回武漢處理父親遺產,8月份有美國記者到張海家所在小區想報導武漢疫情,被居委會發現,就把記者驅趕出去。又派4名警察堵在張海的家門口,當時他打110報警都沒用。最後警察惱羞成怒,臨走時把他家鎖孔給堵死了。

他在武漢時多次接受外媒採訪時申明,那麽多武漢人不能白死,政府要為隱瞞真相而賠償和道歉。

責任編輯:連書華#

Super hot deals



Deals List: Craftsman Assorted x 3/8 in Drive Metric 6 Point Standard Socket
Go to AceHardware.com. add to cart for $12.99 - $3.00 off in cart for Rewards Members (Not a Member? Click Here to join FREE). = $9.99 + Free in store pickup

2022年5月31日星期二

【遠見快評】遭10國拒簽協議 中共印太戰略折戟 | 核酸檢測 | 李克強 | 所羅門群島 | 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2/5/30/n13748974.htm


【遠見快評】遭10國拒簽協議 中共印太戰略折戟

 人氣 3202

【大紀元2022年05月31日訊】朋友們好,今天是5月30號(星期一),歡迎來到《遠見快評》,我是唐靖遠。

今天焦點:圖窮匕見,中共也有「印太戰略」!抄二戰日軍作業,北京東施效顰折戟;核酸檢測「釜底抽薪」,李克強放出最強反擊?

在此前的節目中,我們和大家討論分析過美國政府的印太戰略,這個戰略從宏觀角度來看,其目的就是要在政治上孤立中共,經濟上、尤其是重要的產業鏈上脫鉤中共,科技上削弱中共的創新或獲取能力,軍事上築牢第一島鏈,不允許中共擁有將大型軍事力量投射到第一島鏈之外的能力。

用布林肯這次公開演講的話來說,就是要在中共周邊塑造這樣的一個戰略環境,這個環境就叫做「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美國是這個秩序的領導者,也是這個規則最重要的制定者和維護者之一。

塑造這個環境的主要目的,就是迫使中共遵守這個秩序,你遵守我們就可以和平共處,不遵守,我們就全力競爭甚至不排除對抗,我們用實力說話。這就是布林肯說的「從實力地位出發」和中共打交道,也是楊潔篪當初在阿拉斯加大擺pose高喊「我們不吃這一套」的焦點所在。

也就是說,印太戰略建立起來的一系列政治經濟和軍事框架,就是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的核心組成部分,而中共想要顛覆這個國際秩序,最核心的目的也就是要打破這個印太戰略的包圍圈。

那麼如何打破呢?大家過去討論最多的,就是中共武力攻台,這不僅關係到中共所謂大一統偉業的完成,更是中共直接突破第一島鏈,顛覆美國印太戰略的抓手。但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失敗以後,尤其在美國日漸走向清晰化的台海政策的威懾下,中共在短期內入侵台灣的可能性大幅下降。於是我們就看到了中共開始將打破印太包圍圈的重點轉向了另一個抓手,就是南太平洋島國。

【大動作:中共版印太戰略】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先和大家重點討論的話題,中共外交部長王毅對南太平洋十國出訪的大動作。

這個動作其實在幾天前就開始了。按照中共官方報導,王毅從5月26號到6月4號,將對南太平洋地區島國展開訪問,並準備和這些國家都簽署一份中共事先擬定的區域性安全合作協議。

根據一份提前洩露的協議草案顯示,中共計劃要與10個太平洋島國在「傳統和非傳統安全」領域進行合作,包括培訓當地警察,擴大執法合作;加強在當地數據通信方面的合作;加強當地的海洋漁業合作,繪製敏感地區的海圖,同時建立輸出中共意識形態的孔子學院等。

在這10個太平洋島國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共和所羅門群島簽署的安全合作備忘錄。這份備忘錄在今年3月底被曝光後,就引發了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因為根據備忘錄制定的框架,所羅門群島政府將允許中共派兵「保護在所羅門群島的中國人員和重要項目」;此外,該協議還專門規定,所羅門群島可以要求中共向該國派遣警察、武警、軍事人員和其它執法和武裝力量;不僅如此,中共還可以在所羅門群島進行船舶訪問、物流補給和中轉等等。

這些所謂的合作項目,我想任何對中共稍有了解的人一聽就知道,中共真正的目的,就是要對這些島國達到政治經濟操控並在當地建立中共的軍事存在。而如果中共與這十個島國的安全協議都能夠順利簽署,就只會意味著一件事:中共等於在美澳家門口擁有了10個基地,這將是打破印太戰略圍堵的博弈中取得具有轉折點性質的成果。

如此一來,中共的動作引起澳洲和新西蘭的強烈反應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在過去一直被視為更為親共的澳大利亞新任工黨總理阿爾巴尼斯在上週四就公開警告說,中共與這些島國的合作項目反映了「中國尋求在世界範圍內增加其影響力」。

他同時宣布將加強澳大利亞在太平洋地區的參與,給相關島國提供約5億澳元的援助,用於國防培訓、海上安全和應對氣候變化影響的基礎設施。而新西蘭總理阿德恩也公開表示說:「太平洋地區是我們的大家庭,因此在存在這些(安全)需求的地方,我們準備並願意響應呼籲。」

而就在王毅出訪南太平洋島國及東帝汶期間,澳大利亞的華裔新任外長黃英賢(Penny Wong)於當地時間5月26號搶在王毅之前抵達斐濟訪問,並毫不隱晦地表示,澳大利亞希望成為斐濟一個首選的合作夥伴,並可以證明澳大利亞是一個可以信任的、可靠的合作夥伴。

這當然是一種毫不示弱的爭取,這話的潛台詞就是中共並不是一個可以信任的可靠的合作夥伴。

這話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兩個競爭對手相互攻擊的語言,我們簡單看看中共這些年在南太平洋島國各種滲透各種施加影響的行為就知道,中共究竟想幹什麼。

【滲透南太 中共抄日軍作業】

早在2018年,澳大利亞媒體就曾經踢爆,中共和距離澳大利亞海岸約2,400公里的島國瓦努阿圖進行了接觸,雙方就中共在該國永久駐軍問題進行了初步討論。那個時候的中共,正處在從韜光養晦向積極擴張的轉折期,對任何暴露自己意圖的舉動都非常敏感,所以雙方政府都在第一時間站出來否認。

2019年,一家名為中國森田企業集團的中國公司準備與所羅門群島的中部省簽約,將該省的首府圖拉吉島(Tulagi)長期租賃給該公司運營,目的是開發所謂「經濟特區」。如果協議順利實施,它將可以獲得該島嶼75年的開發權。

根據洩露的文件顯示,這份所謂的「戰略合作協議」對圖拉吉島未來發展提供的總體規劃,包括了一座機場、一個漁業基地和一個天然優良的深水油氣碼頭,而很少有人注意到的是,這個小島的居民總人數不過只有一千人出頭,而且這個港口當年就是日軍和盟軍激烈爭奪的戰略要地。

這份敏感的協議在曝光後最終被所羅門群島政府否決,但中共並沒有停下擴張的步伐。

2021年2月,又一份被曝光的文件顯示,一家中國公司向巴布亞新幾內亞這個島國提出了一項價值數十億澳元的方案,計劃在該國達魯島(Daru)建造一座新城,包括一個工業區、港口、商業區,以及一個度假區和住宅區,新城面積約達100平方公里。

出於對這個方案不透明的考慮,該項目至今尚未獲得巴新政府的最終批准。

2021年5月20號,南太平洋島國薩摩亞政權輪替,新上任總理以無法負擔對中共的一億美元基建債務為由,宣布上任後將擱置中共一項「一帶一路」工程:在烏蘇灣(Vaiusu Bay)投資1億美元修建一個碼頭。

仍然還是在2021年5月,路透社又曝光了中共一項尚未公開的計劃:中共準備和南太平洋島國基里巴斯合作,將當地坎頓島上的簡易機場和橋梁進行升級,以恢復建設一個二戰期間曾駐紮軍用飛機的基地。

這個島上的簡易機場是當年美軍修建的,曾在1942年到1943年使用這個機場來轟炸日本及其周邊的島嶼。直到上世紀60年代末,美國還利用該島來進行太空監測和導彈追蹤。

儘管基里巴斯政府聲稱該項目僅用於民間商業用途,但實際上這個小島上既沒有淡水也無人居住。如果中共按計劃將現有跑道升級為2公里,其長度足以支持部署戰鬥機。如果再進一步升級延伸,還足以支持部署大型運輸機和海上巡邏飛機等。

也就是說,這座島嶼將成為南太平洋上一艘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為中共提供一個據點,使其可以直接抵達美國及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盟友的前院。

大家看到了吧,雖然上述這一系列項目要麼被否決或被暫時擱置,要麼處於備忘錄階段,但我們可以從中共這一系列針對性極強的動作中,看到中共的戰略企圖。因為我們簡單比較一下這一系列項目,就可以看到其中一些共同點。

1. 所有這些項目都打著經濟合作與商業開發的名義,但實際上稍加考察就會發現,這些項目與當地經濟活動的實際需要關係並不大,其投資金額遠遠高於當地經濟活動的規模,顯示中方似乎並不指望靠項目本身獲得投資回報。

2. 中共談判這些項目基本都要求要對項目能夠長期使用且獨自管理。

3. 這些項目投資建設的重點不是機場就是深水港,所選擇的地點基本都具有戰略上的重要價值,而且一個非常突出的特徵就是與二戰時期日軍占領的戰略要點高度重疊。

我們就可以很明顯看到,中共現在在南太平洋各個島國的布局,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抄當年日軍的作業。也就是說,當美國構建印太戰略的目的,是想要把中共圍困封鎖在第一島鏈之內的時候,中共其實也在構建自己版本的印太戰略,就是通過「蛙跳」的方式,直接把可以威脅到澳洲和美國本土的軍事力量部署在南太平洋島國。

也就是說,中共的算盤是:如果美國及盟友想要用第一島鏈封鎖出海口,或者在中共入侵台灣的時候出兵支援台灣,那麼中共在太平洋部署的潛艇和戰機可以直接威脅到美澳的大門,收到圍魏救趙的戰略牽制作用。

了解了這個背景,我們就可以看到,中共這種滲透實際上是想要打破地區戰略平衡,改變區域現狀的一種嘗試,只不過是套上了一件經濟合作的外衣,顯得不那麼刺眼而已。為什麼美日澳等國家總是強調不能單方面改變現狀,原因就在這裡。

如果我們把當前的印太局勢看成一個放大版的戰國,就可以看到美國大致是合縱戰術,而中共在南太平洋地區的新一輪的地緣政治攻勢顯然就是連橫的套路。

不過,歷史也許會相似,但不一定會是簡單的重複。到目前為止,中共的算盤似乎並未如意。這一次王毅出訪南太平洋各國可謂聲勢浩大,不但會晤了各國首腦,還在斐濟主持召開了第二次中國—太平洋島國外長會議。

到現在為止,這個外長會議已經結束,十個太平洋島國的領導人發表了一份措辭溫和的聲明,表示由於缺乏區域共識,他們不接受北京提出的「共同發展願景」。當然這不排除中共可以繼續單獨和某個國家簽署一些特定的合作文件,但在整體層面上,可以說中共版本的印太戰略遭遇了嚴重的挫敗。

【核酸政策大變 李克強釜底抽薪】

最後還有一點時間,我們簡要說說大陸清零防疫路線的一個重大變化,就是核酸檢測費用問題。

5月28號,針對中共病毒(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費用等問題,中共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按照國務院出台的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指導意見和加快推進病毒核酸檢測的實施意見,常態化核酸檢測費用將由各地政府承擔。

這個政策一出來,此前率先開展常態化核酸檢測的杭州立馬宣布,調低常態化核酸檢測頻次,將48小時一檢調整為72小時一檢。隨後就有多地相繼跟進,都將核酸要求延長到了72小時。而江西新余甚至將普通人的檢測標準拉長到了10天一檢,撫州也拉長到了7天一檢。

除了部分地區檢測頻次降低,常態化核酸的價格也迅速大幅下降。按照國家醫保辦和國務院聯防聯控醫療救治組印發的最新通知,要求各地在6月10號前將核酸檢測單人單檢降至不高於每人每份16元,多人混檢降至不高於每人每份5元。對於政府組織大規模篩查和常態化檢測的情況,按多人混檢模式不高於每人每份3.5元。

這個現象被無數網友戲稱為「切斷了病毒的供應鏈,疫情就控制住了」。

而與此同時,另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也隨之而來,就是核酸檢測公司頻頻出事。昨天29號,北京市公安局發布通報,發現「北京中同藍博醫學檢驗實驗室」在核酸檢測過程中涉嫌違法犯罪並立案偵查。

這是10天內第三家出事的核酸檢測公司了。此前在27號,「北京金准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涉嫌「人為稀釋樣本,影響檢測結果準確性」而被一口氣刑拘17人。

而更早的21號,「北京朴石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涉嫌「沒檢測就出結果」造假,被以妨害傳染病防治罪立案偵查,6人刑拘。

這樣的消息疊加而來,我們很容易就看到兩個信息:一個是中共的醫保基金已經被掏空得差不多了,李克強不敢繼續兜底也兜不起這個底了。另一個是中共需要「借汝人頭一用」,藉此打擊核酸檢測領域的「養寇自重」現象,同時也轉移社會矛盾焦點:你看,都是這些黑心資本家壞的事。

這是在「李升習降」傳言背後的紅牆內鬥的過程中,李克強迄今為止最有力的反擊,可以用釜底抽薪來形容。經濟不行了,兜裡沒錢了,就像李克強在十萬人大會上說的,中央只剩一筆救急款,其它的要靠地方政府自己去解決了。

一旦沒了錢,力量就無法集中了,習總要辦的清零大事自然也就黃了。我們過去說過,清零路線是否能保住,是習近平權力是否穩固最重要的風向標。從這個角度來看,清零對中國經濟的打擊要遠超我們表面看到的,而其產生的政治效應也正在開始發酵。習近平還能守住大本營嗎?我想他可能不會束手待斃,後面的戲,還有的看。

好的,最後我要再次向朋友們推薦我的學者朋友章天亮博士的新書《中華文明史》。這是一本學術專著,但又不是通常的那種晦澀刻板的學術專著,它更像是一本揭開中華文明一個巨大謎底的探索之旅,有很強的可讀性。購書的朋友可以使用八折的折扣碼,我會附在今天節目的文字說明中。歡迎朋友們多多支持。

好的,今天就聊到這裡了,謝謝各位的觀看和收聽,我們下次再見。

遠見快評》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昊#

2022年5月26日星期四

天線得得B事件結案!最終母公司退還全數金額!戴耀廷雷動計劃案判10個月!如顛覆國家可判無期徒刑!台灣疫情持續 但死亡率可望低過香港《蕭若元:蕭氏...

Check CROX price

Based $48.18 to $48.3 rebounds to $53 in three days 


2898

【財商天下】印太經濟框架啟動 中美或有一戰? | IPEF | 防疫清零 | 中國經濟 | 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2/5/25/n13745214.htm


【財商天下】印太經濟框架啟動 中美或有一戰?

 人氣 859

【大紀元2022年05月26日訊】本週一,首次出訪亞洲的美國總統拜登,宣布啟動「印太經濟框架」,被認為是「劍指」中共。那麼,這個「印太經濟框架」,提出了什麼目標?和之前的兩個貿易協定CPTPP和RCEP,又有什麼區別呢?對中國經濟又有什麼影響呢?

另外,中共的「清零」防疫政策,不僅導致蘋果公司、Airbnb(愛彼迎)等外資準備撤離,也導致中國正在面臨裁員潮和企業倒閉潮,國際金融機構也都再次下調了中國的經濟增長預測。那麼,中國的情況到底有多糟糕呢?我們今天就來談談這些內容。

美國啟動印太經濟框架 抗衡中共

5月23日,美國總統拜登在東京正式啟動「印太經濟框架」(IPEF)。這不僅是他作為總統首次出訪亞洲的核心內容,也是印太戰略的核心內容。除了美國、印度、日本和韓國之外,該框架的首批成員國,還包括澳洲、汶萊、印尼、馬來西亞、新西蘭、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一共13個國家。這些參與國,一共占到了世界經濟的大約40%。

不過,這個印太經濟框架中,卻沒有中國,但是美國官員也提到了中國在其中的角色,比如,「為印太國家,提供面對關鍵問題時與中國不同的方法」;再比如,「獨立於中國的安排」。簡單解讀,那就是,這個經濟框架做的都是「反制中共」的事兒。

據《紐約時報》報導,印太經濟框架側重於四個主要目標:協調努力以確保供應鏈安全、擴大清潔能源、打擊腐敗,以及為更大的數字貿易鋪平道路。13個成員國將獲准在四個領域中,選擇一個方面談判協議,而不必對所有領域都做出承諾。談判範圍應當在6月底或是7月初之前劃定,拜登政府希望能在一年到一年半之間敲定協議,然後提交到每個政府進行批准。

這之前,美國前總統川普曾經在2017年的時候,以損害美國製造業為由退出了《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也就是TPP。結果日本接棒,將TPP改革成了《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也就是CPTPP,在2018年12月30日正式生效,締約國包括日本、加拿大、澳洲等11個國家,是世界第三大自由貿易區。

所以,拜登的這個新倡議,也是為了填補美國退出TPP之後留下的空白,是美國和亞洲國家建立經濟關係作出的新嘗試。雖然日本、新加坡和其它國家,希望美國能重新加入TPP,但是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已經表示,TPP的「最大問題」是,在美國國內沒有獲得足夠的支持。

提到這個印太經濟框架,我們還要提到另一個RCEP協議,就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因為在去年11月時,中國已經和日本、韓國以及東盟(ASEAN)等15個成員國簽署了RCEP協議,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貿易集團,而目前的這個印太經濟框架,13個成員國中,有11個都加入了RCEP,其中7個成員國,也同時加入了我們剛才說的CPTPP。

拜登提出這個印太經濟框架,是希望以此來提高全亞洲在環境和勞工等方面的標準,並希望用這個平台來對抗中共的影響力,但是,印太經濟框架,並不包括談判降低關稅的計劃,也不包括清除市場准入壁壘的廣泛措施,所以這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自由貿易協定,只反映了各成員國,在和印太地區有關項目上的合作意圖,所以對有些國家來說,缺乏吸引力。

不過,對韓國來說,因為韓國沒有加入CPTPP,所以加入印太經濟框架,能夠讓韓國參與制定新的規範,擴大作為「全球中樞國家」的作用。韓國新總統尹錫悅也提到,在制定規則的過程中,如果韓國被排除在外,國家利益會受到很大的損失。

另外,和CPTPP以及RCEP不一樣的是,美國提出的「印太經濟框架」,尋求在供應鏈韌性和數碼經濟等方面,和其它國家展開合作。而外界也在猜測,所謂的「提高供應鏈的韌性」,實際上是供應鏈重組的代名詞,目的是要把中國擠出供應鏈。

雖然,印太經濟框架是否會給成員國帶來實質利益,還有待觀察,但是無論如何,中共已經把它視為一種威脅。事實上,在兩星期前,中共外交部長王毅,已經在和東盟輪值主席國柬埔寨的副首相進行視像會晤時,在沒有點名美國的情況下,提到了有人把「冷戰思維」引入亞洲,煽動製造「陣營對立」,還提到亞洲國家要共同進行抵制。但是,基本上,影響力較大的幾個亞洲國家都加入了印太經濟協定,中共還能拉著誰共同抵制呢?

另外,拜登在23日訪問日本時,又來了一次「失言」,或者說是「暗示」,在回應記者提出的,如果台灣受到攻擊,美國是否準備「保衛台灣」時,拜登回答說,「是的,這是我們做出的承諾。」

顯然,拜登的回答給中美緊張關係又火上澆油了,但白宮官員隨後澄清說,美國的對台政策沒有變化。

只不過,拜登的這種所謂「失言」「口誤」,之前已經發生過兩次了,這次是第三次。所以,這更像是有意的「口誤」,目的就是讓中共了解美國的底線,有所忌憚,而且就是真的發生了戰爭,也只有一個人可以命令美國來保衛台灣,那就是美國總統,所以,美國總統的真實想法才最主要。因此,有台灣專家認為,拜登多次重申的言論和美國盟友關於台灣的聲明,標誌著一種轉變,就是美國正在從所謂的「戰略模糊」走向「建設性清晰」。

可以看到,無論如何,美國啟動印太經濟框架的目的都非常明顯,那就是,要在印太地區組成一個新的經濟集團,以抗衡中共的影響力。這對中共來說,肯定不是一個好消息。

供應鏈加速轉移 「清零」重創中國經濟

雖然,印太經濟框架確實有可能促進供應鏈加速從中國撤出,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國自己的「清零」政策,就已經在導致供應鏈加速重組了。

比如,《華爾街日報》報導說,蘋果公司已經告知一些代工製造商,由於中共政府實施嚴格的防疫政策以及其它一些原因,該公司希望將生產擴大到在中國以外的地區。知情人士提到,蘋果公司在考慮中國的替代選擇時,特別關注印度和越南這兩個國家,蘋果公司已經有一小部分生產是在這兩個國家進行。

《中國新聞週刊》也報導,由於原材料、海運成本翻倍,外貿企業的利潤越來越薄,再加上去年人民幣升值等因素,中國產品「物美價廉」的優勢已經不復存在,訂單量也隨之下降。今年3月,中國的出口份額,已經回落到了去年3月份同期水平,訂單主要轉移到了東南亞。此外,墨西哥、土耳其等地區,由於距離歐美國家有地緣便利優勢,也成為產能和訂單轉移的熱門目的地。中共海關總署數據顯示,3月份的中國出口,同比增速是14.7%,4月份更是大幅下降到3.9%。

另外,民宿和租賃公司Airbnb(愛彼迎),也計劃關閉在中國的國內業務。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有知情人士提到,嚴格、持續的防疫封控措施,導致在中國經營旅遊業務的成本越來越高,Airbnb公司認為,不值得付出這樣的代價。市場研究公司AirDNA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Airbnb在中國的活躍房源有50多萬套。

可以看到,中國的經濟形勢非常不妙。據彭博社報導,5月24日,瑞銀以防疫「清零」政策的影響為由,將中國GDP全年增長預測,從4.2%下調到3%。稍早前,摩根大通,已經將中國全年增長預測,從4.3%下調到3.7%,並預計第二季度經濟,會因為防疫限制措施而大幅萎縮。此外,渣打銀行、彭博經濟研究、高盛集團和花旗集團,也都在上星期下調了對中國經濟增速的預估。

另外,在疫情封控的重災區上海市,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同比下降超過六成(61.5%);工業企業完成出口交貨值,同比下降57.3%。另外,4月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

雖然目前,上海宣稱正在逐步復工復產,但是,不少打工者剛復工就被解僱。有上海業界人士就提到,上海很多企業,要支付停業期間的房租和員工薪資,各行各業處境越來越差,目前還僅僅只是裁員潮的開始,到真正解封和復工之後,裁員高峰期才會到來。

目前,別說是中小微企業了,就連互聯網大廠也撐不下去了。比如,關於阿里、騰訊、京東、小米、知乎、華為等等公司裁員的消息,是一波接一波,而美的、以嶺這樣的傳統企業,也都宣布了裁員計劃,甚至,一些地區的公務員,也將迎來降薪、年終獎停發等等。

財新網也引述北大教授盧峰的話說,中國的青年失業率已經遠超歐美。4月份的16~24歲青年失業率,在中國高達18.2%,歐洲是13.9%,美國是8.6%。而且自2021年中以來,美國和歐洲的青年失業率都在持續下降,然而,中國的青年失業率,卻在從2021年10月份以來加速攀升。

不過,大家看到,如此糟糕的經濟狀況,經濟學家反而不說話了,以至於有一篇文章說「除了胡錫進,沒人關心經濟」。而且,這篇文章還引起了一向低調的騰訊董事長馬化騰的關注,還在朋友圈轉發和打賞了這篇文章,還因此引發了一波輿論風暴。

學者張銘就提到,馬化騰在網上發言,基本上等於啞巴說話,連啞巴都說話了,可是大事不好。也有人評論說:「膽小如鼠的人,也忍不住借他人之酒杯澆自己內心之塊壘,這十幾年也是罕見吧!」

那麼這篇《除了胡錫進,沒人關心經濟》的網絡文章,到底說了些什麼呢?

文章提到,在為中國經濟疾呼的問題上,中國經濟學家做的、說的,遠不如《環球時報》前總編胡錫進,並點名批評中共主席習近平的經濟智囊李稻葵說,一個頂級經濟學家不操心經濟議題,卻大談過去兩年抗疫的偉大勝利,是為每一個百姓的平均壽命延長了10天。

但是,遭遇這樣的批評,估計中國的經濟學家也是很無奈、很委屈。李稻葵在去年年底的時候還在講,中國經濟在未來5年,將面臨改革開放以來「最困難的時期」,現在卻開始拍「黨」的馬屁了。可這也不能全都怪他,畢竟不少前車之鑑就在眼前,比如:經濟學家任澤平被微博、微信禁言後,現在已經親口承認轉型為「情感博主」了;還有交銀國際的首席策略師洪灝,在微博、微信被封號之後,本人也被迫辭職了。

試想,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經濟學家們,誰還敢真的「關心」中國經濟呢,當然只有「叼盤」高手胡錫進了。

財商經濟研究所
策劃:宇文銘
撰文:李松筠
編輯:蔚然、宇文銘
剪輯:曲歌
監製:李松筠
訂閱財商天下https://bit.ly/2XuEbjP

責任編輯:連書華

最後一家美國大型互聯網企業退出中國市場 | 愛彼迎 | Airbnb | 清零 | 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2/5/25/n13744579.htm



最後一家美國大型互聯網企業退出中國市場

 人氣 5227

【大紀元2022年05月25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張鐘元採訪報導)中共的「清零」防疫政策給旅遊業帶來巨大災難。5月24日,美國共享住宿平台愛彼迎(Airbnb)宣布,將於今年夏季正式退出中國市場,這是最後一家在中國運營的美國大型互聯網企業。

愛彼迎已於5月24日上午11時停止了用戶平台預定入住。自2022年7月30日0時起,中國大陸地區房源和體驗的相關服務將全部暫停。

在陝西西安經營愛彼迎民宿的齊娟(化名)告訴大紀元,愛彼迎公司很人性化,對員工很好,一直耐心指導經營,讓每個房間都很有個性特點,入住的客人都很滿意。在大廳裡有一個留言簿,裡面是客人記錄很有意思的內容。

齊娟說:「2020年1月疫情爆發後,開始大家還抱希望,現在已徹底死心了,三天兩頭封城管控,實在無法運營,已於今年初徹底解除了和愛彼迎的合約。很遺憾,愛彼迎退出中國,又會有很多人失業了。」

喜歡旅行的楊歡(化名)對大紀元表示,愛彼迎的服務態度真的是同行業最好的,民宿房源多跟照片幾乎一模一樣,價格也合理,房間都是很用心布置的那種,體驗感很不錯。房東也超級好,有的房主收藏了很多小玩意兒,有的房主把鋼琴、吉他放在房間裡,也有的客人留下了紀念冊,這些都很珍貴,沒想到現在竟退出中國市場了……

根據此前報導,愛彼迎在全球有600萬個房源,在中國約有15萬個房源,現在中國的房源和服務已從其官網移除。近年來愛彼迎在中國的住宿收入僅占該公司收入的1%,退出中國市場對該公司業績沒有影響。

總部設在美國加州舊金山市的愛彼迎成立於2008年8月。是一個旅行房屋租賃社區,用戶可通過網絡或手機應用程式發布、搜索度假房屋租賃信息並完成在線預定程序。

愛彼迎自2016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面臨同行的競爭,一直難以打開局面,中共極端清零政策讓該公司陷入業務困境。雖然退出中國市場,但繼續保留其在北京的辦事處,為中國遊客境外旅行提供服務。

愛彼迎社區平台為191個國家的65,000個城市為旅行者們提供數以百萬計的獨特入住選擇,不管是公寓、別墅、城堡還是樹屋。愛彼迎被美國《時代週刊》稱為「住房中的Ebay」。

責任編輯:連書華

Snapshot

www.forum4hk.com www.8964hk.blogspot.com www.right4hk.blogspot.com